繁简体之争

刚刚看到apple4us在微博上

鼎力支持 @黃秋生。#收復漢字 #中國夢

我顿时一愣,这尼玛看这架势十有八九是黄秋生说应该废简体改繁体了吧。(我个人是倾向于叫简体汉字传统汉字的,但是由于习惯和方便,就用繁体简体来称呼)

转到黄秋生主页里果然是这样。页面往下稍微一拉就……这尼玛,让我又想起当年方舟子和韩寒那事,方舟子拿韩寒的脑残粉骂方舟子的话来还击。唉,都几岁的人了,还没学会就事论事吗?在争论中骂人只会让你的观点无力,用对方的傻逼骂你的话证明自己观点正确也着实不怎么样。

我马上就没兴趣看黄秋生说什么了。下面就开始谈自己的观点,而不是反驳黄秋生。


先抛出个观点:

我认为汉字应该简化,但是目前大陆方案有些太过了,并且方案应该由各汉字使用国共同制定,至少港澳台要一起制定。现在的繁简体之争的核心是政治意识形态的问题。

为什么应该简化?因为汉字在非常长的时间里都是文人专用的,普通百姓几乎不认几个字。整个文字发展基本都是有文人和政府推动的,导致汉字越来越复杂:

小篆隶变的可用字共3657个中隶变后增笔划的共2671字占有效样本的73%,减笔划的共426字占12%,笔划不增不减的共560字占15%。字典中共有可用的籀文(大篆)808字与相应的小篆相比,其中小篆增笔的488字占61%,减笔划的72字占8.9%,不增不减的共248字占30.1%。又取李圃所著《甲骨文选注》后附「正文所收甲骨文字检索表」中所收字共269字(约占已认知的甲骨文总数的1/5)。与相应的今文相比增笔划的共214个占80%,简笔划的共17字占6%,不增不减笔划的共38字占14%。

就是因为汉字是文人玩物而不是给百姓用的,所以越来越繁杂。复杂可能是由于会意、形声的,但是很多字笔画人为地无意义地增加了。不单单是字,清末翻译外来词语也是:evolution 翻为「天演」,日本翻成「进化」,前进、变化,优劣分明。孔乙己还显摆茴香豆的「茴」有四种写法呢~

有些字笔画完全就是变态,特别是常用字都还那么多就更不合理了。比如乌龟的「龟」字,繁体规范是「龜」,繁体字确实符合甲骨文的字,但是真的有必要这样?这个「龟」字至少有24种写法,真是…… 「才」,繁体字为「纔」。「才」字在繁体里也有,「纔」原为微黑,后引申为「浅」,再后有「仅」意。既然后来「才」「纔」同义了,为何不用「才」?

常用字中笔画非常多的就应该简化,大陆政府推行的汉字简化方案最初原因就是中国存在大量文盲(以农民为主),但是很多和农业相关的字就非常复杂比如:「豐收」「農業」「麥子」「麪粉」等。农民根本不懂更不会写。「豐」上为「谷」下为「豆」表收成好,但是难道「丰」就不行?这种独体字简化挺有必要的。一个简单字也能表达同样地意思。

关于简化字可以参考「拨乱反正」的简体字表,顺便说说如何看待简化字——纪念简化字方案颁布57周年(有好几篇),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简体字的「正」,以前一直以为简体字是现代才有的,但是里面夹杂不少私货和偏激观点,注意分辨。

说道「正」,繁体字在台湾称作「正體字」,其实意思很明显,我们才是正统、正确。可惜相当多的简体字并不是共产党发明的,甚至有不少字简体早于繁体字,还有不少繁体字是从原来字衍生、炫才甚至误写产生的,简化字的时候恢复了原来正确的字。「正」更是笑话。更偏激者用「残体字」来形容简体,唉……不少人对「繁体」这名称反感,认为繁是「繁杂」,会让人觉得不如简体,他们难道不知还有「繁茂」之义?唉,只知其字不知其意,会繁体又如何?

我提倡恢复不少字的繁体,特别是「」「」「」等。而且某种程度上来说不少字的简化目的已经不是那么必要了,因为现在文盲率相当低了,不少简化字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。简体字对大陆扫盲作用还是很大的,当然主体是普及义务教育,但是义务教育只是对年轻人起作用,中老年人无福消受。之前看到有人说:「怎么香港、台湾用繁体字不也文盲很少?」帮帮忙,你拿一个几十、百万的岛和几亿人的地方比?况且香港、台湾之前有英国和日本普及了义务教育。

至于说繁体字好学那就太扯了。秦朝以前中国字主要是象形,可能好学,秦以后汉字多为会意、形声、转注。大量字你已经无法看出原来的形了,你怎么按象形记?「馬」有四足,「鳥」有四足乎?

自己简化了认为合理,大陆简化就不合理,核心就是因为意识形态作祟。从小告诉你共产党怎么怎么坏(虽然事实是这样),所以所有事都是错的。承认集合之三鸟「雧」简化为单鸟的「集」,「衣」为「衤」,但「金」不能为「钅」,「門」不能为「门」(当然我觉得这几个简化意义不大,若要改的话拉上日本一起改)。

会繁体字跟懂中国传统文化没什么关系。


来提个方案吧:

各方在繁体基础上,把常用字里笔画过多的和误传的都改回去/简化,废除异体字。若日本有意一起改的话最好,若日本不参与的话,一些简化并不大的字就保留原本的繁体字(主要是指偏旁的简化,除了金和門还有纟等)。


最后修改于 2013-07-20